见礼。史可法让杨卓然起身,庞雨在旁观察,杨卓然看着有些憔悴,估计是这两天被流寇闹的。

史可法略微打量了一番后温和的道,“听闻又先(杨卓然字)是崇祯四年的进士。”

庞雨在后面暗自扁嘴,旁边的潘可大也有细微的动作,庞雨知道他也不是太舒坦。

史可法过来之前,专门向皮应举过问西部四县的官吏情况,文官的世界里,科举身份是最重要的,自然要问到这些情况,但此时说这句话的意思,就是暗示庞雨和潘可大这两个武夫,这个知县是进士出身,要以下官礼见面。

庞雨和潘可大的品级都比知县高,但面对以科举抱团的文官时,他们的品级就跟太湖的土城一样无用,特别是进士身份的人,前途十分广阔,任何时候都可能一飞冲天,也确实不是武人得罪得起。虽然一向是如此,但史可法的暗示稍显露骨了一些,显示出他心中对于进士身份的尤其看重。

杨卓然恭敬的道:“回道台大人,下官是崇祯四年同进士,名列三榜二十八名。”

庞雨又看了杨卓然两眼,史可法是崇祯元年三榜二十六名,杨卓然说出自己名次,刚好低了那么两名,既暗示比史可法这个上官有差距,又拉近了距离,看来这个新知县也颇为老道。

果然史可法笑容更加亲切,杨卓然顺势把话题引到了科举圈子,此时科举确实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高中进士的读书人毕竟是极少数,这条路上需要多年努力,大多数人都有共同的心路历程,同时又是官场的人脉资源,能展开的话题很多。上次庞雨在桐城陪同史可法和皮应举的时候,才知道史可法和皮应举也是同年,两人那个亲热劲,比亲兄弟差不了多少,一说起来就没完,回到安庆还一同去拜访刘若宰的府邸。

果然这两人也很快聊起了两届的同年,说到好几个熟识的人,互相交换了一下各自了解的这些人升迁消息,片刻功夫便亲近了许多。

科举圈子的人,庞雨自然一个也不认识,连听也没听过,旁边的潘可大估计也差不多,庞雨眼角发觉潘可大几次想打哈欠。两人都不敢打扰两个文官,后面的一千多大军就这样在官道上等候。

时间其实也并不久,但庞雨听得想打瞌睡时,此时史可法才开始介绍救援的将官,潘可大

章节目录